可持续发展

kaiyun开云中国官方网站 符合 TCFD 建议的信息披露

TCFD 徽标图像(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)

我们公司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是我们重要的管理问题之一,并将“保护地球环境的举措,包括实现碳中和”作为实质性(重要问题)。
在此情况下,我们宣布支持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(以下简称“TCFD”)的建议。 TCFD建议建议企业披露与气候变化相关的“治理”、“战略”、“风险管理”以及“指标和目标”,我们将继续按照TCFD建议披露信息。
根据我们对气候变化对业务的影响(风险和机遇)的分析,我们将致力于制定降低风险和创造机会的措施。

1。治理

我们公司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,负责审议促进可持续发展(包括应对气候变化)的政策和措施。
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由总裁兼代表董事担任主席,由负责环境和人力资源等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的高管组成。
除每年两次定期会议外,还根据需要召开会议,并向董事会报告重要事项,以确保董事会的适当监督。

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立场

2。策略

我们筛选了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机遇,并进行了情景分析。
在情景分析中,我们选择了两种情景:转型侧影响明显的2°C情景(*1)和物理侧影响明显的4°C情景(*2),并根据IEA(*3)公布的WEO(*4)等数据定性评估了2050年的财务影响。

  • 2℃情景由于更严格的法规和技术创新以实现脱碳社会的社会变化,温度上升保持在可持续范围内的情景
  • 4℃情景脱碳社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,气温持续上升,异常天气和自然灾害更加严重的情景
  • IEA(国际能源署)…国际能源署
  • WEO(世界能源展望)…世界能源展望

风险/机会评估

主要分类 小类别 风险/机会项 影响 时间轴※5
转型风险(2℃场景) 政策/法律法规 碳定价导致能源和原材料采购成本增加 中长期
技术 与脱碳兼容的产品和服务的研发成本增加 中长期
市场 由于延迟响应与脱碳社会转型相关的市场变化而导致竞争力下降 长期
机会(2℃场景) 能源 与能源系统向脱碳转型相关的市场扩张 中长期
产品/服务 通过开发有助于脱碳的产品和服务来增加需求 长期
资源效率/弹性 通过提高制造工艺效率和促进节能来降低电力成本 中长期
物理风险(4℃场景) 慢性 由于热应力导致施工/维护检查期间生产率下降 中长期
急性 由于日益严重的天气灾害导致工厂停工和施工延误导致成本增加 中长期
机会(4℃场景) 产品/服务 通过开发应对气候变化的产品和服务来增加需求 长期

时间轴定义如下。
中期:2030 年左右
长期:2050 年左右

每种场景的影响和对策/政策

2℃场景 4℃场景
影响(分析结果讨论)
  • 由于引入碳定价以及支持脱碳的产品和服务的研发,成本可能会增加。
  • 由于向脱碳社会转型相关的市场变化的延迟响应,竞争力可能会下降。
  • 另一方面,随着能源系统向脱碳过渡以及有助于脱碳的产品和服务的开发,由于市场扩张,预计需求将会扩大。
  • 随着天气灾害变得更加严重,我们自己的工厂可能会因停工和施工延误而产生费用。
  • 另一方面,由于应对气候变化的产品和服务的开发,预计需求将会增加。
措施/政策
  • 推动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引进和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采购,以实现碳中和。
  • 促进脱碳社会的产品和服务开发。
  • 为应对突发情况,推动制造、施工、维护、检验等BCP措施全面强化。
  • 推动开发干雾等能有效应对气温上升的产品,以及能够应对日益严重的天气灾害的产品和服务。

影响(分析结果讨论)

2°场景
  • 由于引入碳定价以及支持脱碳的产品和服务的研发,成本可能会增加。
  • 由于向脱碳社会转型相关的市场变化的延迟响应,竞争力可能会下降。
  • 另一方面,随着能源系统向脱碳过渡以及有助于脱碳的产品和服务的开发,由于市场扩张,预计需求将会扩大。
4°场景
  • 随着天气灾害变得更加严重,我们自己的工厂可能会因停工和施工延误而产生费用。
  • 另一方面,由于应对气候变化的产品和服务的开发,预计需求将会增加。

措施/政策

2°场景
  • 推动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引进和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采购,以实现碳中和。
  • 促进脱碳社会的产品和服务开发。
4°场景
  • 为应对突发情况,我们正在推动加强制造、施工、维护和检查等综合 BCP 措施。
  • 促进开发干雾等可有效应对气温上升的产品,以及可应对日益严重的天气灾害的产品和服务。

3。风险管理

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机遇并讨论对策,并向董事会报告重要事项。此外,公司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风险控制机构,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共同构建全公司风险管理体系。

4。指标和目标

诺米防灾小组制定了温室气体排放的中长期减排目标。

[长期减排目标]

目标是到 2045 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(范围 1、2 *)

[中期减排目标]

到 2030 财年,温室气体排放量比 2018 财年减少 45%(范围 1、2 *)

范围 1…直接排放(汽油、柴油、煤油等)
范围2…间接排放(电力、冷热水等)